图书介绍

电子设备热循环和振动故障预防【2025|PDF|Epub|mobi|kindle电子书版本百度云盘下载】

电子设备热循环和振动故障预防
  • (美)戴夫·S.斯坦伯格著;常勇,丁其伯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51650028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218页
  • 主题词:电子设备-热力学循环-故障-预防;电子设备-机械振动-故障-预防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电子设备热循环和振动故障预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电子系统故障物理特性1

1.1 不同类型电子组件中的故障1

1.2 分析和评价的领域1

1.3 热循环环境对引线和焊点的影响2

1.4 振动环境对引线和焊点的影响3

1.5 可靠性的不同观点3

1.6 焊点中的蠕变和应力消除4

1.7 交变应力循环和温度对焊点的影响5

1.8 PCB结构自身的故障7

1.9 PCB电镀通孔中的故障8

1.10 散布对结构材料疲劳寿命的影响8

1.11 制造公差对疲劳寿命的影响9

1.12 由热循环损伤和振动损伤引起的综合损伤10

第2章 热膨胀位移、力和应力13

2.1 使结构要素工作更灵活以降低力和应力13

例题1:铝条中的轴向热膨胀14

例题2:降低铝条内的轴向热膨胀力15

2.2 由PCB中的x-y热胀差引起的引线弯曲16

2.3 电气引线的有效长度17

2.4 内力迫使带固定端的引线弯曲和侧向移动17

例题:通孔安装元器件引线和焊点中的热循环位移、力和应力18

2.5 安全比后悔更好21

第3章 梁和其他简单结构的振动22

3.1 振动环境中产生的动态力22

例题:变压器引线中的振动力和应力23

3.2 简单结构固有频率确定23

例题:有端部质量的悬臂梁的固有频率24

3.3 位移与频率和重力单位(G值)的关系25

例题:根据频率和加速度求取位移26

3.4 带集中载荷的梁的动态力和位移27

例题:求取作用在梁上的动态位移和动态力的两种方法27

3.5 匀质梁结构的固有频率28

例题:钢梁和铝梁的固有频率29

第4章 印制电路板和平板的振动31

4.1 不同印制电路板的特性31

4.2 振动对电路板边缘条件的影响31

4.3 印制电路板的固有频率32

例题:求取插入式电路板的固有频率34

4.4 影响各种结构和平板传输率Q的条件34

4.5 不同电子结构传输率Q的估算37

例题:固有频率和输入G值对Q的影响37

4.6 特型电路板的固有频率38

例题:矩形平板的固有频率42

第5章 热循环和振动环境中疲劳寿命的估算43

5.1 电子结构中的疲劳故障和疲劳损伤43

5.2 疲劳特性与疲劳曲线斜率的关系44

例题1:PCB上电感的振动疲劳寿命的变化45

例题2:试验时间和加速度值变化的影响48

5.3 焊点的热循环疲劳指数斜率b48

例题1:建立自动验证的寿命试验大纲49

例题2:器件的热诱发力、应力和疲劳寿命49

第6章 预防电子系统振动损伤的倍频程规则、缓冲器、阻尼器和隔振器55

6.1 PCB及其支撑结构之间的动态耦合55

例题:振动对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继电器的影响59

6.2 利用缓冲器稳定严酷振动和冲击环境中的PCB61

例题:选择缓冲器解决PCB的振动问题63

6.3 增加PCB的阻尼以降低谐振时的传输率Q64

6.4 材料阻尼特性64

6.5 结构阻尼特性65

6.6 黏弹材料的阻尼特性65

6.7 振动隔离系统67

6.8 精密仪表减振器的匹配安装68

6.9 倍频程规则应用于隔离系统69

例题:推荐带隔离器的系统使用的频率69

第7章 热膨胀在轴向元器件引线中形成的位移、力和应力71

7.1 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电子器件71

7.2 评价作为框架和排架的元器件引线71

7.3 用于求取引线位移和力矩的叠加法72

7.4 用于求取引线位移和力矩的应变能法75

7.5 拉伸和弯曲时电气引线的有效长度78

例题:在使用轴向引线进行表面安装和通孔安装的ASIC中的热膨胀位移、力和应力79

7.6 电气引线中的热循环弯曲应力81

7.7 引线热循环的近似疲劳寿命81

7.8 焊点热循环应力和疲劳寿命近似值81

第8章 设计用于正弦振动的电子设备83

8.1 正弦振动中的基本故障模式83

8.2 具有非匀质横断面的梁结构84

例题:具有非匀质断面的底座的固有频率85

8.3 复合层压组合结构86

例题:复合层压梁的固有频率86

8.4 几何应力集中因子87

例题1:弯曲凹轴的疲劳寿命88

例题2:求解达到10000h寿命的输入振动量值93

8.5 PCB器件尺寸、位置和取向对疲劳寿命的影响93

8.6 PCB对于正弦振动的所希望的固有频率94

例题:求解所希望的PCB的最低固有频率96

8.7 正弦扫频振动通过谐振点时造成的损伤97

例题1:求取正弦扫频振动用掉寿命的百分比98

例题2:在两个频率之间扫频的时间99

8.8 避免插入式PCB边缘导向件的松动99

第9章 电子线路设计的随机振动评估101

9.1 引言101

9.2 如何区分随机振动与正弦振动102

9.3 随机振动功率谱密度曲线103

例题:求取输入rms加速度值103

9.4 用分贝数表示斜率103

9.5 求取成形随机振动输入曲线下的面积104

例题:根据PSD曲线下的面积求取均方根输入G值105

9.6 寻找输入PSD曲线的断点105

例题:求取断点处的PSD值106

9.7 随机振动高斯概率分布函数106

9.8 利用三段技术分析随机振动107

9.9 瑞利概率分布函数108

9.10 单自由度系统对随机振动的响应108

9.11 随机振动的正零位交越数109

9.12 单自由度系统的动态位移109

9.13 插入式PCB对随机振动的响应110

例题1:插入式PCB的动态响应和位移110

例题2:利用三段技术和米勒累积损伤比估算疲劳寿命110

9.14 估算随机振动疲劳寿命的简化方法113

例题:简化的随机振动疲劳寿命分析114

9.15 用于随机振动的所希望的PCB的固有频率114

例题:求取所希望的PCB的最低固有频率115

9.16 忽略输入均方根G值而集中考虑输入PSD量值116

第10章 随机振动和热循环疲劳损伤的综合118

10.1 引言118

例题:电子线路的热循环和振动疲劳寿命118

10.2 引线和焊点中的随机振动疲劳损伤比119

10.3 引线和焊点中累积的总的振动疲劳损伤比124

10.4 引线和焊点中的热循环疲劳损伤124

10.5 焊点中累积的热循环疲劳总损伤128

10.6 米勒引线振动损伤加上引线热循环损伤128

10.7 米勒焊点振动损伤加上焊点热循环损伤129

10.8 为提高焊点疲劳寿命而建议的设计更改129

10.9 为提高焊点疲劳寿命而建议的结构更改129

第11章 表面安装器件中的热循环故障131

11.1 引言131

11.2 用于评价小型LCCC焊点中的热膨胀力和应力的平衡方程132

例题1:快速热循环条件下小型表面安装LCCC上的焊点中的力、应力和疲劳寿命133

例题2:为减小力和应力而增加的柔软J形引线135

11.3 J形铜引线中的弯曲应力136

11.4 求取带有许多电接触件的元器件引线和焊点中的热循环力和应力的简化分析方法137

例题:求取表面安装器件焊点中的热循环力和应力的简化方法137

11.5 评价在热循环环境下表面安装球格阵列上焊点中的力和应力139

例题:球格阵列中的焊点力和应力139

第12章 动态力和PCB位移对器件引线和焊点中的应力和疲劳寿命的影响142

12.1 安装在PCB上由引线支撑的重、大器件142

例题:安装在PCB上的变压器暴露于振动和冲击条件下时,引线和焊点中的力、应力和疲劳寿命144

12.2 振动期间PCB的弯曲位移在器件引线和焊点中产生相对运动和应力148

例题:振动时由于器件随PCB弯曲的相对运动而在变压器产生的引线和焊点中的动态力、应力和疲劳寿命150

12.3 引线上上下跳动的振动器件的力、应力和疲劳寿命154

例题:在引线上跳动的器件的振动疲劳寿命156

第13章 安装在PCB上的长器件、高器件和小器件的疲劳寿命159

13.1 靠近PCB自由边安装的长器件的振动疲劳寿命159

例题:靠近PCB自由边安装的长器件的引线和焊点中的相对动态位移、应力和疲劳寿命161

13.2 在引线中增加应变消除措施以降低动态力和应力164

例题1:将上一例题的引线中增加应变消除措施后,求取相同的5.5 G的峰值正弦振动输入下的新的疲劳寿命164

例题2:当PCB自由边的相对边由支撑边改为固定边时,求取长器件的振动疲劳寿命166

13.3 改进PCB的结构从而提高疲劳寿命168

13.4 在PCB上安装的高大器件的振动疲劳寿命170

例题:高高地安装在PCB之上的晶体管的随机振动和热循环疲劳寿命170

13.5 通孔安装在PCB上的有小型轴向引线器件的问题175

例题:小型轴向引线器件中的热膨胀故障175

第14章 电气触点中的磨损和接触表面的侵蚀177

14.1 引言177

14.2 磨损侵蚀和氧化之间的区别178

14.3 影响长连接器接触件疲劳寿命的参数180

14.4 提高现有生产硬件连接器疲劳寿命的方法180

14.5 润滑对连接器接触件疲劳寿命的影响182

14.6 连接器接触件的振动疲劳寿命试验大纲的结果183

例题:估算音叉式接触件的振动疲劳寿命185

第15章 故障和故障分析的历史案例187

15.1 引言187

15.2 自旋陀螺小悬臂轴中的故障187

15.3 铝铸件中的深度穿透裂纹故障188

15.4 带聚亚胺酯涂层的片状陶瓷电阻器和电容器的故障189

15.5 表面安装变压器在热循环和振动试验中的故障191

15.6 通孔齐平安装变压器引线中的故障192

15.7 小型轴向引线通孔安装器件中的故障193

15.8 微处理器引线和焊点中的热循环故障194

15.9 通过降低热胀系数来减少器件故障194

15.10 在一个焊点故障中有错的一方赢得了数百万美元的官司195

15.11 在热循环和振动中楔形压块为什么常常会变松197

15.12 由振动中的颤振引起的继电器故障问题197

参考文献199

热门推荐